儋洋首台本土制造风电主机设备下线******
本报洋浦1月10日电(记者曹马志)儋州洋浦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迎来重要时刻——1月10日上午,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首台机组下线。这是儋州洋浦历史上首台本土制造的风电主机设备。
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项目,2022年1月6日开工。项目由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一期总投资10亿元,建设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主要制造海上风电整机设备。项目建成后年产能为100台整机设备,可满足约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年产值约50亿元。
“在儋州洋浦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保障下,项目仅用时一年就建成投产,建设速度在国内同等规模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项目负责人余永芾说,公司将充分把握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深入挖掘海南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条件,逐步在洋浦建立集中化的新能源开发运维母港,实现海南省及周边市场各海域风电项目的全覆盖,促进海南省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加工与安装运输集中化、集约化,助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降本增效。
据了解,接下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将以海南海风资源开发为依托,协同推进儋州洋浦新能源装备项目二期建设,打造面向立足海南、面向中国、辐射东南亚市场的大型新能源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构建高端出口型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儋州洋浦将加快上海申能、大唐电力两大海上风电基地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动远景科技、海力风电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2022年空气质量总体优良 地表水优良率达92.6%******
环境优美的广州南沙(资料图) 南沙区政府 供图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电 (记者王坚)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10日消息,2022年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其中,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全省PM2.5平均浓度再创新低,连续3年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目标(25微克/立方米);全省地表水优良率达92.6%,连续2年实现90%以上达优,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继续保持100%达标率。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林文介绍,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6项污染物年均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AQI达标率为91.3%;区县方面空气质量普遍改善。
同时,全省89个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和77个县级行政单位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2.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12个断面水质由Ⅲ类改善为Ⅱ类优,5个断面水质由Ⅳ类改善为Ⅲ类良,2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消劣。
深圳一处环境优美的河道(资料图) 王坚 摄
“按照国家的初审数据,2022年广东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6%、劣Ⅴ类比例为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和‘十四五’目标任务。”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表示,接下来,该省将推动重点国考断面攻坚,持续巩固潮州市枫江深坑、揭阳市练江青洋山桥2个断面消劣成效,针对不稳定达标断面,指导推动各地精准精细治污;并抓好重点时段水污染防治以及重点污染指标管控;同时,抓重点治水工程建设,坚持控源截污为主线,建立攻坚断面的重点工程、重点措施清单,减少入河污染负荷。
林文表示,2023年广东将加快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包括开展工业园区VOCs自动监测站建设,推进跨市交接断面、重点河流断面支流通量监测,加强饮用水源、工业园区预警监测,完善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此外,还将优化省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推进地下水监测井规范化建设。(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